近年来,德国在可持续能源系统、分子生物技术、激光技术及实验软件工程等领域的创新能力独领风骚。德国总理默克尔6日在成都出席中国(四川)-德国新型城镇化论坛开幕式时表示,中国现在的情况跟以前的德国十分相似,现在中国中西部地区有新的发展机会,双方合作前景巨大。
中德两国都致力于结构改革。将中国的“新四化”——城镇化、工业化、农业化和信息化与德国力推的“工业4.0”战略相结合,双方有望在节能环保、交通、高端制造业、新技术、新能源、新材料等领域找到新的合作平台。中国德国商会的一项调查显示,70%的在华德资企业肯定中国正在进行的改革,认为改革将对未来中国经济产生积极作用,进而有利于外企成长。
多伦多大学芒克全球事务学院创新政策实验室联合主任、创新研究会主席丹·布莱兹尼茨认为,德国在创新领域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。德国有一套完整的制度系统,推动其创新能力向多领域发散,并能高效地将技术投向市场。
布莱兹尼茨指出,德国不仅寻求形成新的产业,还致力于进行现有产业与新思想、新技术的融合,如把信息和通信技术创新用于新型宝马汽车,把最佳的软件程序应用于奔驰汽车。
其次,德国将研发成果转化成生产力的效率极高。在德国,弗劳恩霍夫研究院帮助重组企业和改变观念,将激进的想法市场化,缩小了研发与中小企业日常工作之间的差距。
在成都参加中德对话论坛2014年会议的德方主席马丁·布鲁德米勒说,中国政府的西部大开发政策对外国投资者非常有吸引力。作为西部中心城市,成都在汽车产业、IT产业以及消费品行业有突出优势,而德国在这些领域也有很强的实力,成都与德国有着巨大的合作前景。
截至2013年12月,成都市共批准德商投资企业53家,到位资金11.25亿美元,2013年《财富》世界500强29家德国企业中已有大众汽车、西门子、德国邮政等10余家知名德企落户成都,主要投资领域为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、机电设备制造、工业气体生产、食品生产、商业零售、物流等领域。
布莱兹尼茨认为,德国的劳动者经常接受培训,使他们能以最多样化和创新的方式利用技术革新的成果,从而能提供消费者甘愿以更高价格购买的产品和服务。这非常值得中国企业借鉴。